- 黄丽英;
纳米通道从生物系统到各种人工材料都是普遍存在的。利用尺寸限制和定制内部组件的优势,离子与纳米通道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可以实现许多功能,如选择性,门控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离子在纳米通道中传输的关键原理,即尺寸/形状、电荷、主客体识别等相互作用,主要介绍了离子在分离中的选择性传输、刺激响应离子门控系统两个方面的应用。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相关领域的一些典型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2025年S1期 v.3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马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TiO_2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本论文主要综述了纳米TiO_2材料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和纳米TiO_2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有效降解工业和生活污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效降解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等。同时就开发纳米TiO_2材料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期望人们能进一步了解纳米TiO_2材料,提升对纳米TiO_2材料的关注度并广泛探究其新的应用前景。
2025年S1期 v.39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张晓宇;张帅康;
甲醇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工、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甲醇质量分析与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对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色谱法等,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操作复杂、耗时耗力等,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建议。介绍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如光纤传感技术、电化学传感技术等,探讨了它们在甲醇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及优势,具体分析了其在提高检测速度、降低成本、提高灵敏度等方面的效果。还就未来甲醇质量分析与检验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有望为甲醇质量分析与检验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2025年S1期 v.3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伍林;
介绍水煤浆装置的隔膜式计量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水煤浆装置中的应用。针对泵在运行中常出现打量不足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提出日常维护的要求和建议,从而有效降低泵的运行故障。
2025年S1期 v.3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伍新远;丁科涌;
本综述着重探讨了光响应型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在高级防伪材料领域的应用,并系统分析了其三种关键机制:光刺激诱导的结构转变、光诱导电子转移以及光二聚化。这些机制的协同作用,产生显著的光学信号变化,如颜色或荧光强度的改变,使光响应型MOF在高级防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推动防伪技术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2025年S1期 v.39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朱彤;刘志伟;谢智勇;张波;
聚甲醛废水通过复合氧化、加碱中和、真空蒸发的处理,其蒸出液的COD由8000~12000 mg/L降至1500 mg/L以下,蒸出液中甲醛含量由600~800 ppm降至100 ppm以下,无需处理即可直接将其交由污水处理厂。浓缩后的浓缩液中主要是甲酸钠,还得到了高附加值的产品。根据实验结果看,在实际工业蒸发处理中,要注意蒸发量的控制,避免大量有机物随水蒸气一起挥发出来进入蒸出液中,影响分离效果。
2025年S1期 v.3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 管元;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碳酸锂产业发展现状,概述了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膜法和电化学法等提锂新工艺的研究现状,发现沉淀法不论是从技术成熟度还是工业化生产上,在现有阶段从可行性和经济性上优于大多数提锂技术工艺,如何减少萃取剂、吸附剂的损耗,降低对生态黄静的影响是其他提锂技术急需解决的方向,本文对提锂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企业开展碳酸锂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2025年S1期 v.3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 魏垚镔;费星;
在气田开发中,气井出液是一个常见现象。若气井的产量超过临界携液流速,气体能有效地将产出液带出井筒,避免井底积液。相反,当产量低于此临界值时,由于液体的滑脱效应,井底会发生积液现象,造成气井停产。涪陵页岩气田经过十余年的勘探开发,大面积气井已进入中后期阶段,面临产能下降后井底积液导致气井无法自喷停产,为解决这一问题,涪陵页岩气田先后引进了多种气井排水工艺,目前常用的工艺包括柱塞排水、泡沫排水、移动气举排水和循环气举排水;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排水工艺的原理、应用现状和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目前涪陵页岩气田的排水工艺面临的问题和主要研究方向。
2025年S1期 v.3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 孙立军;
220 kV三绕组变压器35 kV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采用35 kV中性点零序CT采集系统零序电流来实现1时限跳分段和联络并闭锁快切,2时限跳进线,3时限跳主变各侧。主变35 kV进线变压器侧有很多电缆接头,为故障多发区域。为了实现主变35 kV进线变压器侧发生电缆接地故障时,35 kV快切能够启动,最大程度恢复35 kV系统的供电,考虑增加分支回路和母线接地时零序保护闭锁快切的配置和措施。本文就主变35 kV进线变压器侧增加零序保护闭锁快切的措施及继电保护定值设置进行运行方面的利弊分析。
2025年S1期 v.39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朱冬梅;王玉格;武调弟;路建;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以及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探索可再生且环保的能源替代方案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关键挑战之一。生物质资源凭借其广泛可得性和绿色特性,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生物质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生物质资源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向。
2025年S1期 v.3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李远征;孟祥民;
增值转化甘油制备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已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温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铂(Pt)基催化剂进行甘油选择性氧化制备甘油酸过程备受研究者青睐。本综述系统梳理了甘油选择性氧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沿Pt基催化剂设计策略,为开发高效甘油氧化催化剂奠定理论基础。
2025年S1期 v.3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尹金良;
天津泰达环卫有限公司(简称“泰达环卫”)自1991年成立以来积极践行“智慧环卫”发展理念,瞄准“数字、智能、智慧”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解锁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智慧环卫信息管理平台”管控效能,优化运行效率,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全力赋能生产管理工作,为环卫事业发展注入科技智慧、科技力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政府环卫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面对严峻的市场化竞争和精益管理的内在需求,公司精准对接“精细作业全域化、精益管理全程化”工作要求,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瓶颈,依托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环卫运营新模式,解锁环卫生产运营瓶颈。
2025年S1期 v.39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刘德新;
本文深入且全面地探讨了在当前化工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卫企业如何巧妙借助化工领域的前沿成果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重点深入分析了化工科技在环卫企业的垃圾处理工艺优化、环保产品研发、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提升、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以及智慧环卫系统构建等多个关键方面的广泛应用与创新突破。旨在为环卫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全面、深入、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指导,助力其在环保领域取得更显著的成就。
2025年S1期 v.3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姚玉恩;
环卫车辆管理是各环卫企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环卫作业车辆的正常运行,顺利完成各项环卫工作、提升环卫车辆的工作效率、节约环卫车辆维修成本,增强环卫企业运营能力,本文对如何提升环卫企业的作业车辆中针对性的专业维修能力进行阐述,并提出提升方案,为节省环卫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技术进步、增强美化环境献计献策。
2025年S1期 v.3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房勇;
本文聚焦于化工科技的前沿领域,结合环卫企业的业务特点,深入探讨了化工新材料和技术在环保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绿色化工技术的实践、智能化生产的引入、精细化工的创新发展方向、化工安全与环保策略的重要性、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这些主题的研究,旨在为环卫企业在化工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S1期 v.3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潘婷;张雨浩;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中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SE)因其超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可加工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固态电解质普遍存在着锂金属相容性差、空气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固态电解质在ASSLMB中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Sn,O共掺杂Li_(5.5)PS_(4.5)Cl_(1.5),合成了新型的Li-argyrodite型固态电解质Li_(5.5+2x)P_(1-x)Sn_xS_(4.5-2x)O_(2x)Cl_(1.5)。通过调整掺杂浓度,优化的Li_(5.6)P_(0.95)Sn_(0.05)S_(4.4)O_(0.1)Cl_(1.5)具有超高的离子电导率(4.42×10~(-3) S cm~(-1)),并且具有良好的空气稳定性。
2025年S1期 v.39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 杨爱华;闫浩;吴贺;郝培培;高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酸和水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在240 nm波长下对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中盐酸吗啉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盐酸吗啉胍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标准偏差为0.07%,变异系数为0.69%,平均回收率为99.57%。该方法分离效果、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均符合分析标准。
2025年S1期 v.3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谭敏婷;曾建亭;朱建成;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尼莫地平片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提高质量控制给出建议。方法:依据药典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个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具体的实验,计算出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再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法测定尼莫地平片含量为98.9%,结果在置信概率P=95%的情况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66%,扩展不确定度为1.32%,结果表示为(98.9%±1.32)%,包含因子(k)为2。结论:影响尼莫地平片含量测定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供试品平均片重的称量。
2025年S1期 v.39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 张毅超;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使用C18不锈钢色谱柱,250 mm×4.6 mm(i.d.),在220 nm波长下,对试样中丙硫菌唑和戊唑醇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8、0.99913,标准偏差分别为0.059、0.03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95、0.17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99.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重现性好,适用于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5年S1期 v.39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张毅超;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呋虫胺和哒螨灵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250 mm×4.6 mm(i.d.)C18不锈钢色谱柱,以270 nm为检测波长,流速1.0 mL/min对试样中呋虫胺和哒螨灵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呋虫胺和哒螨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3753、0.083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4917、0.5555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1%、100.4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20%呋虫胺·哒螨灵悬浮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5年S1期 v.39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 郭菲菲;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同时分析虫螨腈和噻虫胺。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体积比85+15为流动相,流动相流速1.0 mL/min,色谱柱使用C18不锈钢柱,250 mm×4.6 mm(i.d.),在245 nm波长下对试样中虫螨腈和噻虫胺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虫螨腈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标准偏差为0.148、相对标准偏差为1.765、平均回收率为100.9%;噻虫胺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标准偏差为0.116,相对标准偏差为0.5643,平均回收率为100.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28%虫螨腈·噻虫胺悬浮剂中有效成分虫螨腈和噻虫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5年S1期 v.39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郭菲菲;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嘧菌酯、噻虫嗪和噻呋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水,使用250 mm×4.6 mm(i.d.)C18不锈钢柱,在波长230 nm下进行检测,流动相流速1.0 mL/min条件下,外标法对试样中嘧菌酯、噻虫嗪和噻呋酰胺进行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嘧菌酯、噻虫嗪和噻呋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0.9967、0.9992,标准偏差:嘧菌酯0.01、噻虫嗪0.02、噻呋酰胺0.01,相对标准偏差:嘧菌酯0.80、噻虫嗪0.62、噻呋酰胺0.66,平均回收率:嘧菌酯99.38%、噻虫嗪99.89%、噻呋酰胺99.7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6%嘧菌酯·噻虫嗪·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25年S1期 v.39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王利利;
本文分别对两种检测器测定异戊醇含量的准确度、精密度、分离度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在相同色谱柱与仪器设定条件下,FID检测器测定7次异戊醇的含量范围98.649%~98.654%,分离度范围为3.531~3.542,精密度为0.002%;TCD检测器测定7次异戊醇的含量范围99.234%~99.545%,分离度范围为1.986~1.998,精密度为0.111%。本次测定异戊醇的标准值为98.55%,结果表明,FID检测器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分离度、精密度明显由于TCD检测器。
2025年S1期 v.39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王利利;
本文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高氯酸生产工艺中间产物氯化钠中高氯酸根的分析方法。仪器条件为:柱温箱30℃;进样量10μL;流速1.40 mL/min;氢氧根淋洗液浓度50 mmoL/L。解决了化学分析酸碱滴定法因氯化钠中高氯酸根含量过低导致无法检出的问题。
2025年S1期 v.39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 郭东文;范月娜;
本研究分析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量检测的能力验证结果。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GDIDC-PT-014管碟法(二剂量)测定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量能力验证计划作业指导书,对编号为016和080的2份样品进行测定。含量结果分别为100.5%和99.8%。经评价,本次实验室的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本实验室具备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检测能力。
2025年S1期 v.39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蒋圆圆;兰天;靳亚森;郭玉彬;
通过优化传统卡尔费休试剂的组成,以乙二醇甲醚作为溶剂、N-乙基咪唑作为缓冲剂,制备卡尔费休新试剂。在此新试剂的基础上,采用卡尔费休库伦法测定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中水分含量,确定了其最佳环境湿度、起始漂移值、样品进样质量以及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旨在建立一种准确高效且能重复测定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水分含量的测定需在手套箱环境中且相对湿度在1%以下,在此条件下,其最佳起始漂移值为2μg/min,碳酸亚乙烯酯的最佳样品进样质量为3 g,氟代碳酸乙烯酯的最佳样品进样质量为2 g,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以下。该方法测定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中水分的精密度高,重复性效果好,可达进口市售试剂滴定效果。
2025年S1期 v.39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 费星;
氯气法制备强氯精(C_3N_3O_3Cl_3)过程中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毒性强、盐度高等特征,环境风险突出。针对其处理难题,提出了“真空脱氯-碱性氯化法-树脂吸附耦合MVR结晶”集成工艺,实现高效处理与资源化,为高盐高毒废水提供了“预处理-破氰-资源化”全链条技术路径,推动强氯精行业绿色转型。
2025年S1期 v.39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 黄丽霞;陈海明;陈小锐;李程瑶;余静怡;
通过参加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能力验证活动,验证了实验室对栀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能力。实验根据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标准要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栀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指标包括铅、镉、砷、汞、铜)进行检测。根据中检院发布的能力验证报告通知单,获得满意结果。现通过对栀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实验人员对栀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能力。
2025年S1期 v.39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 杨莉;张刚;
对锰矿中全铁含量进行了分光光度法检测,分析了不确定度来源进行测定,建立了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个参数的不确定度成分进行评估和综合,从中识别出影响该方法不确定度的关键因素。标准不确定度为0.016%的测算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率为0.032%。
2025年S1期 v.39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衣思敏;张津齐;刘朝晖;
镁基功能材料因其卓越的阻燃性能与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镁资源丰富,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其附加值,对盐湖镁资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并总结了镁基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S1期 v.39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蔡莹;
光重整塑料协同产氢技术结合了塑料废弃物处理与氢气生产两大任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光催化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塑料降解和氢气生成。研究表明,常见的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等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有效产生氢气。本篇文章围绕研究背景、光重整塑料的反应机理展开论述,总结了塑料种类对降解路径的影响以及光催化剂设计与优化,并提出了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2025年S1期 v.39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保全福;
本研究以硝酸为主要成分,通过科学筛选不同耐酸性的助洗剂、有机磷螯合剂及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配比的CIP酸性清洗剂。借助专业的去污力测试方法,对各样品的去污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确定了一种兼具卓越去污力和良好稳定性的CIP酸性清洗剂配方。本研究不仅为食品加工设备的清洁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CIP酸性清洗剂的进一步优化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S1期 v.39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张津齐;衣思敏;神睿;张研;肖远航;刘朝晖;
本研究利用分子模拟(Materials Studio)技术探讨了溴代三嗪(TTBPC)的合成途径。建立以苯酚、三聚氯氰、溴素为原料中反应存在的几何构型,通过结构优化计算,得到合成中间体(2,4,6-三苯氧基-1,3,5-三嗪)反应路径下的最小能量值;结果表明,TTBPC的合成反应需要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具有较低的活化能进行反应。通过搜寻过渡态的计算,可以得到过渡态的构型和状态函数。本研究为TTBPC的小试实验和放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025年S1期 v.39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徐贤如;
以二吡啶胺、氯化钡、硫酸氧钒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吡啶酰胺钒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该吡啶酰胺钒配合物的结构,在模拟生物体的酸碱性条件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粘度法研究了吡啶酰胺钒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强度及模式,从电子效应和基团共轭效应两方面分析了该吡啶酰胺钒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得吡啶酰胺钒配合物与ct-DNA结合的稳定常数为9.48×10~(6 )M~(-1);随着吡啶酰胺钒配合物浓度的增大,ct-DNA溶液的粘度增大,吡啶酰胺钒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核酸结合。
2025年S1期 v.39 18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朱飞;郝悦;范佳霖;信明军;郭海平;许宇崇;
随着油田逐渐进入开发后期,低渗、特低渗油藏成为开采重点。这类油藏开发存在注水困难、驱替效果差等诸多问题,为提高采收率,国内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同地区的二氧化碳驱项目结合储层特征调整注采方式,取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本文通过对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进行广泛调研,从发展概况、驱油机理、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对这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简要阐述了二氧化碳驱的由来与发展,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二氧化碳混相、近混相、非混相三种模式下的主要驱油机理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对油田现场实施二氧化碳驱产生一定指导作用。
2025年S1期 v.39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范佳霖;朱飞;郝悦;信明军;郭海平;徐善兴;
水化膨胀是渤海油田勘探开发必须解决的问题。但不同抑制剂组成对岩层抑制能力的影响还不明确。本文对1-乙烯基-3-乙基咪唑为阳离子,阴离子分别为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四氟硼酸离子,六氟磷酸离子,溴离子的这四种抑制剂进行了抑制能力评价。线性膨胀实验、滚动回收实验、抑制造浆实验、岩心浸泡实验四个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这四种抑制剂的抑制性由好到差的排序为溴盐、四氟硼酸盐、六氟磷酸盐、双三氟甲烷黄酰亚胺盐。通过Zeta电位测量、粒径测量、XRD这三个抑制机理分析实验,研究了不同抑制剂组成对岩层抑制性能的影响。这些实验验证了抑制剂能在存在液体的环境下增加黏土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并增大黏土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少膨润土由于吸附水分造成的晶层间距的增加量,具有良好的抑制水化膨胀及分解的能力。造成几种抑制剂抑制性不同的可能原因是受阴离子影响,几种抑制剂的溶解性不同,在水中放出阳离子的能力也不同,阳离子能进入黏土层间降低Zeta电位,拉近层间距,增大体系不稳定性以及黏土颗粒大小从而抑制黏土的水化膨胀及分散,因此放出阳离子较多的抑制剂抑制性更好。
2025年S1期 v.39 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杨爱华;闫浩;吴贺;郝培培;
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分析了影响悬浮率测定的因素。设备简单,方法快速、准确。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83%,分析方法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强。
2025年S1期 v.39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魏如锋;邵月庆;
本文探讨了采用马弗炉温度控制程序测定聚丙烯粒料灰分的一种半自动检测方法。实验通过采用同一批次样品对坩埚材质、样品称样量、碳化段温度程序设置及保持时间、灰化煅烧段程序温度设置及煅烧时间、冷却时间等不同条件进行选择,与GB/T 9345.1—2008中规定的直接煅烧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样品的碳化、灰化煅烧各阶段自动一次完成测定灰分的最佳实验方法。该方法测定结果极差在0.0011%~0.0026%之间,与GB/T 9345.1中直接煅烧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在0.0012%~0.0025%之间,满足分析要求,适用于产品及产品生产的中间控制分析。该技术克服了原国家标准中直接煅烧法操做费时费力及失控时有火灾燃烧等的安全风险,全程不需操作人员值守,有效地释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5年S1期 v.39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晏浩波;
以对甲酰基苯甲酸甲酯、吡咯、氢氧化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吡卟啉光催化剂,并用预处理的玻璃作为催化剂载体,以硅烷偶联剂作为桥梁,将其负载在玻璃载体上。使用扫描电镜显微镜分别对未负载光催化剂和负载光催化剂的玻璃表面负载进行对比。通过使用染料溶液模拟废水,在光反应器中使用该催化剂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溴甲酚绿三种染料溶剂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将卟啉光催化剂负载在玻璃表面可以成功的将三种染料降解。光照可以不受阻拦的通过玻璃载体,在废水处理中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同时解决了光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2025年S1期 v.39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张健;丁科涌;
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其独特的荧光特性、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隙结构,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检测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荧光探针在检测金属离子、硝基化合物及抗生素中的研究进展,借此为今后开发高效、灵敏的荧光传感器提供参考。
2025年S1期 v.39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 吴定佳;
靛红C3位引入芳香基和烯丙基是构建药物分子骨架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可由靛红衍生物及对应的有机硼酸直接加成获得。近十几年来,有机硼酸与靛红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2025年S1期 v.39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 白丽娟;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和公众对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生活用水的安全性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效率与便利性。本文综述了水质检测领域的主要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基本原理及实际运用情况,对未来向智能化、微型化发展,以及技术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2025年S1期 v.39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